目前分類:各大媒體報導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3052409_s  

過了中秋節, 氣溫逐漸下降,門診中因為皮膚乾燥的問題而求診的人逐漸增多, 皮膚科主治醫師全鳴鐸表示,一般來說,皮膚細胞的角質水分佔全身體重的10%-20%,當天氣冷,空氣中的溼度與溫度下降時,角質的含水量也會減少,尤其是小腿前側經常會發生乾燥現象,會發癢,甚至龜裂,出現像蛇皮一樣的外觀,或產生濕疹。

另一方面,皮膚科醫師黃逸明也指出,在秋冬季節,皮脂腺的活性會下降,也就是說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會較少,同時皮脂腺在身體分布的密度與大小也會呈現由上往下遞減的現象,因此,身體下半身的乾燥現象會較上半身明顯。

全鳴鐸醫師表示,皮膚乾燥的原因除了與天氣變化有關之外,尚與年齡,以及皮膚所處的環境有關。例如,當年紀增長時,皮膚的保水機制也會較差,而長期待在溫度與溼度均較低的冷氣房裡,皮膚也會較乾燥。

兩位醫師均表示,即便是秋冬季節,也必須做好防曬工作,保護皮膚不受傷害,否則皮膚也容易乾燥或引發其他問題。

健康狀況也會影響皮膚喔

黃逸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像孫悟空一樣,拔一根毛一吹,就可以變出千千萬萬根毛髮,一定是許多禿頭民眾的心願。國內學者研發出可以大量製造促進毛囊生長微組織的方法,可望成為解決禿頭問題的新契機。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所助理教授林頌然指出,一般人生長毛髮的毛囊約有十到十五萬個,禿頭的人可能只剩兩萬個;現行植髮方式多是「挖東牆補西牆」,把現有毛囊換位置到禿的地方,但常因數量不足無法有效覆蓋頭頂。 他利用組織工程進行的「毛囊再生法」,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技術。林頌然表示,人類的毛囊有十層表皮細胞,要培養並不容易。他另闢蹊徑,改培養能促進表皮細胞生長的「真皮乳突細胞」。 「要控制一堆兵很難,不如先控制將軍。」他形容真皮乳突細胞就是那個主帥,可促使表皮細胞往下生長,自然形成十層結構,並製造髮幹,往外推升。一個人體毛囊約有兩百到三百個真皮乳突細胞,研究團隊取下十個毛囊進行體外培養,廿天內就可以培養出八百萬到一千萬個真皮乳突細胞。再把這些乳突細胞放在設計過的生物反應器中,讓它們大量自我聚集,形成真皮乳突微組織。研究團隊再將這些微組織植入裸鼠身上,已可見誘導毛囊新生的現象。這項研究發表在去年「生醫材料」(Biomaterials)期刊,該期刊在組織工程領域排名第一;林頌然也因這項研究獲頒今年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林頌然指出,解決「皮毛問題」的毛囊研究還要進一步調控毛囊的大小、密度、方向、顏色,以及生長周期等。 他說,製造出來的毛囊,毛髮生長速度不能太慢;如果能讓黑色素幹細胞不消失,將可讓毛囊生長出黑髮。毛囊再生也是許多器官再生研究的典範,未來眼角膜、心臟等器官再生的大小,將可以毛囊再生研究為借鏡。

Dr黃觀點:看到這樣的新聞標題讓人相當的興奮, 對於禿頭的治療似乎又跨進了一大步, 一開始以為是國外的研究新進展, 一看內容才發現是我以前在台大醫院的同事, 台大醫院皮膚科林頌然醫師的研究成果, 對於他在皮膚科學術領域的貢獻感到敬佩不已, 於是我將這篇文章詳細研讀, 希望能從中瞭解更多毛囊培養的新進展, 該文刊登於去年的 Biomaterials 29 (2008) 3521–3530,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林醫師的研究團隊利用一種特殊的生物培養膜, 讓毛囊真皮乳突細胞可以在上面生長, 並且能聚集成毛囊生長的前驅物, 這些真皮乳突細胞群被種到老鼠皮後可以引發新的毛囊生長, 雖然這還是實驗室的研究結果, 到真的應用到臨床治療可能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像是如何控制毛髮生長的數量與方向, 毛髮的顏色與粗細, 人工植入的毛髮在頭皮的存活期是否與原生毛髮相同等問題都有待許多進一步的研究來解決, 雖然可能還要等五到十年才有真正的禿髮臨床解決方案, 但這樣的研究為皮膚科的禿髮治療開啟了一個新方向, 往後皮膚科醫師不再只有柔沛與落建可以選擇, 使用自體的大量繁殖毛囊植髮可以讓禿頭的患者有一頭更濃密的頭髮, 另外, 若是黑色素細胞也可以藉由這樣的培養方式來大量製造. 那白斑的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黃逸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痘痘族不當擠痘小心蜂窩組織炎致半邊臉紅腫痛、發燒  

 痘痘族常常養成自己擠痘痘的習慣,很多人一看到臉上冒痘,就想擠之而後快。長期下來,不但造成疤痕,還可能能併發嚴重併發症。擠痘痘是一種高風險的行為,如果雙手 ?洗乾淨,或指甲太長,很容易將手上細菌反而帶入痘痘內,造成發炎,嚴重者引起蜂窩組織炎,整個半邊臉紅腫痛、發燒。

 不當用力擠,還可能造成將發炎反而推入更深層,造成日後形成疤痕或色素沉澱。用力擠後,毛囊被擠破,其中的黑色素細胞落入真皮,形成「黑色素失禁」,或把紅血球擠出血管,造成含鐵的血色素沉著在真皮內 (切片在顯微鏡下可見),這兩種色素通常久久無法散去。臨床上就是變黑,這種色素沉澱通常要半年至一年才會逐漸退去。

 皮膚科黃逸明醫師說,對付痘痘,不是馬上消滅它,平時做好保養,才是上策!正確的觀念就是有化膿的痘痘不要擠,深而腫的痘痘更不可以擠。如果真要擠,也只有開放式粉刺可以擠。而且是要在做好完整清潔手續後,用適當器具輕柔的去除。

 擠痘痘,最好讓皮膚科醫師或專業美容師執行,用適當的器具作粉刺清除,同時醫師通常會先給抗生素、A 酸及外用藥膏治療一段時間後,再作清除。對於比較大的結節囊腫型痘痘,則會利用局部直接針劑注射的方式消除發炎。

 至於醫師或專業美容師如何擠痘?黃逸明表示,洗手、戴手套、欲治療部位已酒精或其他殺菌藥水消毒乾淨、使用消毒過的專用粉刺清除棒及針頭清除粉刺、如果有嚴重發炎,還是要先使用口服及外用抗生素, A酸等治療數週,再作治療。由於這些步驟不易自行完成,所以還是建議不要自己擠。

 而痘痘族平日要如何保養呢?黃逸明並且表示,首先就是清潔皮膚:痘痘膚質的人,洗面乳要選擇痘痘專用的洗面乳,但是也不必過度,夏天洗2 至3次即可。日間若臉部嚴重出油,可以使用吸油面紙或控油產品減低油份。其次是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含有果酸,水楊酸的保濕凝膠或乳液。

 然後選擇清爽的防曬產品,日曬也可能會惡化痘痘,所以也要注意防曬。要選擇不油膩,清爽的防曬,若不清楚自己需哪一種防曬乳,可以與您的皮膚科醫師討論。而保持作息正常,不要熬夜、多吃蔬菜水果類,少碰油炸及刺激類食物、穿著吸汗透氣衣物都是很重要的。

 平常做好這些保養,如果長幾顆痘痘就先擦藥膏或藥水,就可以免去擠痘痘的壞習慣,當然嚴重時就要找皮膚科醫師治療了。

資料來源: 蕃薯藤電子報  記者許允/台北報導

黃逸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對秋冬皮膚保養,全身水噹噹



時序悄悄進入秋季,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皮膚狀態變得不太一樣了,沒錯,在秋冬季節,皮膚的水份、油份都會減少,容易偏乾,細紋也可能偷偷爬到臉上!不過當你掌握文中介紹的保養要訣,皮膚照樣能夠在冷冷的秋冬水亮水亮喔!

皮膚為何在秋冬季節較乾燥?

台北佳醫美人診所院長暨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全鳴鐸表示,一般來說,皮膚細胞的角質水分佔全身體重的10%-20%,當天氣冷,空氣中的溼度與溫度下降時,角質的含水量也會減少,尤其是小腿前側經常會發生乾燥現象,會發癢,甚至龜裂,出現像蛇皮一樣的外觀,或產生濕疹。

黃逸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醫師,我的孩子從小皮膚就很差,常抓得滿身傷痕,該怎麼辦?」一名八歲大的男童媽媽憂心忡忡地問皮膚科醫師,經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後,診斷這名男童罹患了異位性皮膚炎。

據統計,台灣地區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約在三%左右,病患大多自一、兩歲起,就會有難以控制的癢感,常在頭頸部及四肢屈側留下抓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逸明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主要是有過敏體質,一旦遇有環境刺激因子,皮膚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同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三成合併有氣喘、三成到三成五有過敏性鼻炎,而有一到兩成左右不僅有異位性皮膚炎困擾,還同時有氣喘及過敏性鼻炎。

黃逸明指出,癢是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最感困擾的事情,患者常會不自主一抓再抓,常把皮膚抓得感染、發炎。臨床上又以膿痂疹最為常見,其主要為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日前即有一位媽媽帶著五歲男孩到門診就醫,他因膿痂疹,鼻翼兩側的皮膚佈滿膿液,其發炎情形類似蜂蜜狀,所幸經投予抗生素治療,大多可以治癒。

通常醫師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時,會依病情的需要,給予外用類固醇藥膏及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治療。
不過,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還是保養,黃逸明表示,病患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觸一些刺激物,如毛絨或其他羊毛布料、洗衣店的清潔劑、香水及有殼的海鮮等,在較為乾冷的秋冬季節,應使用含有特殊配方的保濕乳液,及溫和、中性的清潔用品來照顧皮膚,尤其現在是濕熱的夏季,病患在流汗後,要趕快把汗擦掉,保持皮膚清潔,以免皮膚發癢不適。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黃逸明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